国家电投“国和一号”首堆投运,黄河公司新能源项目全面提速
2025/03/17

东到山东沿海、西至青藏高原,国家电投清洁能源产业迅猛推进,并在开春实现一系列重大进展。

“国和一号”1号首堆投运

日前,新华社发布《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全文,《报告》在介绍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重大创新成果中指出,国家电投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国和一号”示范工程1号首堆已建成投运。

“国和一号”示范工程位于山东荣成石岛湾,建设两台机组,单机功率153.4万千瓦,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之一,此前已历经5年多的建设。同时,国家电投为该项目后续机组建设的准备,也已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2024年底,“国和一号”核能产业供需对接会暨山东省核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山东莱阳召开。会上,共促成山东省企业签署近20亿元的“国和”系列建筑安装、设备采购、技术服务类合同。

据悉,核电站建设以浇灌核岛第一罐混凝土(FCD)为开工标志,经过土建、安装之后进入调试阶段,调试关键节点包括冷试、热试、临界、并网。根据惯例,在机组满功率运行考核168小时后,可以转为商业运行。因此,“国和一号”首堆建成投运,意味着其1号机组已经完成了上述所有调试节点,转入商运。

“国和一号”示范工程2008年开始研发,由国家电投旗下上海核工院对“国和一号”设计方案进行了全局性的创新。在设备自主化方面,主泵、爆破阀、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堆内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等关键设备,大锻件、核级焊材、690U型管等关键材料已全部实现自主设计和制造。

黄河公司新能源“任务表”加紧落地

与此同时,国家电投旗下另一清洁能源巨头黄河公司也在开年项目进展迅猛。根据该公司2025年新能源项目建设“任务表”,总投产容量将达230万千瓦。其中包括光伏项目4个,装机150万千瓦;风电项目2个,装机80万千瓦;共享储能项目4个,容量615兆瓦/2350兆瓦时;4座330千伏汇集站、10台调相机等。

国家电投清洁能源项目

为推动规划项目落地,黄河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姚小彦此前主持召开海南州戈壁基地专题推进会,就加快项目进度、体现项目绿电价值、打造示范标杆项目等作出全面部署,目前已明确送电广东,年内完成基地项目核准,力争配套火电项目开工。

在青海海南州基地,黄河公司50万千瓦光储一体化实证基地和贡玛储能电站项目均快速推进。海南州实证基地建设现场,支架、组件全部安装完成,330千伏汇集站和35千伏集电线路及预制舱工程等作业面正加紧推进。项目建成后,将重点开展大、中、小型光储电站技术经济可行性、能源替代的关键指标研究,为青海省风光储外送通道做好技术储备。

储能电站项目

在海西州基地,黄河公司50万千瓦风电项目也在加紧推进,风机基础已开挖完成13基,风机基础垫层混凝土浇筑完成6基。同时,该项目还创新配置了总装机容量10%、时长2小时的电化学储能系统。

同时,海西州50万千瓦风电等12个项目全面复工,一次性取得伏山共和30万千瓦风电、70万千瓦光伏,贡玛、铁盖储能电站共4个项目的接入系统批复文件,为项目建成后顺利并网奠定坚实基础。

截至目前,黄河公司电力总装机3462.32万千瓦,清洁能源占比达92.43%,在青电力装机2863.08万千瓦,实现了在青水电、光伏装机“两个超千万千瓦”,是青海省最大的发电企业、最大的清洁能源企业、最大的电力保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