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铁建党委书记、董事长戴和根在接受媒体专访时指出,中国铁建战新产业选择的赛道都是朝阳产业和“蓝海”领域,类似集中式光伏、风力发电这些已经开始过剩的项目,中国铁建绝不能再投,否则就是“转型”不“升级”。
作为一家员工超30万人,营收规模超万亿元,且成员企业数量众多的央企巨头,中国铁建在主业建筑行业面临整体下行的形势下,遭遇了船大难掉头的挑战。因此,发展战新产业无疑成为中国铁建破冰突围的必由之路。
中国铁建领导人在新兴业务央企专项经营座谈会中着重提到:面对当前新能源投资模式变化和市场波动,各单位在工作开展中要围绕能源类央企发力,聚焦抽水蓄能、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等新能源领域项目的规划部署,从“重参与”到“重落地”,从“盲目找”到“有序跑”。
2022年以来,中国铁建先后在新疆投资建设年产10万吨光伏支架生产基地,参与了乌鲁木齐多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努尔加水库、麻杆沟水库等重大项目建设。其中,哈密抽水蓄能电站承担起哈密乃至新疆大容量储能服务,加快推进新能源平价上网,解决新能源间歇性发电限制、并网限电等问题。
2023年,中国铁建积极涉足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抽水蓄能、生态修复等绿色基建项目,建设多个风电和光伏项目,并推广新能源机械设备的使用。2024年,公司继续围绕“新能源+”业态发展布局,例如新疆和田地区的光伏治沙工程,中铁十八局的“光伏+治沙”一体化生态修复模式等。
此外,2024年2月1日,中国铁建中铁十五局建设的齐齐哈尔龙江300兆瓦风电项目首批风机顺利并网发电。3月,公司成功中标华润连江外海海上风电项目,该项目是我国首个批量化使用18兆瓦风机的海上风电项目,标志着中国铁建海上风电产业进入大兆瓦时代。
2024年12月28日,中国铁建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揭牌成立,研究院将推动新能源领域核心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未来,中国铁建将进一步探索光伏、风电、储能等领域,推动可持续能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