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与屋顶光伏电站运维难题与智能化解决方案
2025/08/10

在光伏电站运维领域,不同场景面临着不同的挑战。继荒漠电站、山地电站和农光互补电站之后,水面与屋顶光伏电站成为关注焦点。这两类电站虽表面环境平稳,但在长期运行中,却存在湿度高、空间受限、鸟类聚集等隐性问题,对运维团队提出了更高要求。

水面光伏电站:湿度与腐蚀的双重考验

水面电站常年处于高湿环境,金属部件容易受到腐蚀。例如,镀锌钢支架在类似盐雾的条件下寿命可缩短至20年以下,比陆地电站减少约25%。因此,防腐涂层维护和密封性检查是延长寿命的关键。

  • 通行与巡检难题:浮体通道狭窄,携带工具的运维人员存在落水风险。多水域分布的电站需要配备小船巡检,人工巡检耗时是地面电站的三倍以上。

  • 鸟粪与藻类问题:鸟类聚集造成组件遮挡和热斑风险;夏季藻类快速繁殖,遮光影响发电。

智能化清洁方案:迈步智能 H40 光伏清洗无人机

在清洁环节,迈步智能 H40 光伏清洗无人机为水面电站带来新的解决方案。该无人机可实现跨水域自动飞行清洁,搭载高压雾化喷嘴和软刷系统,有效去除鸟粪、灰尘和藻类覆盖,无需人工踩踏浮体,大幅降低巡检与清洁风险。配合数据监控平台,H40 可自动规划航线并记录组件状态,为防腐和防污提供长期数据支撑。

屋顶光伏电站:分散布局与安全挑战

屋顶分布式电站运维涉及更多人为和空间因素。例如,鸟类筑巢可能堵塞接线盒,导致短路;部分用户自行调整组件角度,引发发电量骤降。运维还需防止工具掉落、污水滴落等安全隐患。

  • 布局与散热问题:部分屋顶组件紧贴屋面安装,影响通风散热,降低效率。支架抬高0.5米并清理通风道可改善这一问题。

  • 巡检效率低:分布零散的电站增加了交通耗时,部分运维人员每天有40%以上的时间花在路途中。

无人机助力高效运维

在屋顶场景中,迈步智能 H40 光伏清洗无人机同样发挥优势。其轻量化设计和精确定位系统可在有限空间内安全飞行,完成组件表面清洁,无需脚踏屋顶即可完成维护任务。同时,H40 支持实时影像回传,帮助运维人员发现组件裂纹、松动或积灰等隐患,减少高空作业风险。

专业化运维策略

无论是水面还是屋顶电站,核心目标都是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保持稳定发电。

  • 水面电站:重点在防腐、防位移与智能化清洁,H40 无人机可减少人工巡检与水上作业风险。

  • 屋顶电站:需要防止人为干扰,优化组件布局,并利用无人机和智能监测平台实现高效、安全的日常维护。

结语

迈步智能 H40 光伏清洗无人机的加入,为光伏电站运维带来更安全、高效与智能化的解决方案。面对水面和屋顶两类特殊场景,智能设备与精细化管理的结合,将成为未来光伏运维的主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