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人必读:光伏组件维护标准全解析
2025/08/25

光伏组件是电站的“心脏”,其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整个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与使用寿命。很多电站运行几年后,发电量出现明显下滑,根本原因往往不是技术缺陷,而是日常维护不到位

一、光伏组件定期检查与维修

建议每季度至少一次全面巡检(可结合环境条件调整),重点关注五大类问题:

1. 外观破损

  • 检查玻璃是否出现裂纹。

  • 查看边框是否变形,避免密封失效。

  • 观察背板是否发黄、鼓包,警惕绝缘层受损。

提示:微裂初期难察觉,可能扩展致效率下降与漏电风险;发现应及时更换。

2. 热斑现象

使用红外热像仪检查异常高温点。热斑会加速材料老化,严重可引发火灾。

3. 接线盒与连接器

  • 确认接线盒紧固无松动,防止接触不良过热。

  • 检查电缆磨损与外皮老化,避免导体裸露短路。

  • 关注 MC4 接头是否氧化/发黑,接触电阻异常需立即处理。

4. 密封胶条

边框密封胶开裂将导致渗水腐蚀内部电路,沿海/高湿地区应重点排查。

5. 阴影遮挡

排查树木、鸟粪与积灰导致的固定遮挡。长期遮挡会诱发热斑并降低组串效率。

二、光伏组件清扫维护

灰尘、积雪、鸟粪等覆盖会使效率下降15%+。应制定与环境匹配的清扫制度。

1. 清扫频率

  • 西北沙尘区:建议每月清洁一次。

  • 南方多雨区:建议每季度清洁一次。

建议结合便携式辐照仪或组串对比法,评估清洁前后出力差,动态优化清洁周期。

2. 清洁工具

  • 使用pH 6–8中性清洁剂与软质刷头/专业清洗机器人。

  • 禁用:钢丝球、硬毛刷、高压水枪

3. 清洁时机

选择清晨、傍晚或阴天,避免高温强光下温差冲击引发玻璃炸裂。

4. 清洁禁忌

  • 严禁在通电状态下进行冲洗作业。

  • 积雪清理禁用硬物刮除,改用软扫帚轻扫。

三、光伏组件定期测试

建议每半年完成一次关键性能测试,并建立“组件健康档案”。

  • IV 曲线测试:关注最大功率点是否下滑、曲线是否台阶畸变。

  • 绝缘电阻测试:组件框体与电路之间应 ≥ 1 MΩ。

  • EL 检测:识别隐裂、断栅、虚焊(表现为暗斑/黑线)。

四、光伏阵列定期检查与系统测试

1. 阵列检查

  • 支架与基础:检查螺栓紧固、防腐涂层、生锈与基础沉降。

  • 组串连接:汇流箱保险是否熔断,直流电缆外皮老化裂纹,极性标识清晰。

  • 通风与间距:避免前后排遮挡;清理阵列下杂物,确保散热。

2. 阵列测试

  • 组串电流一致性:同一汇流箱内偏差 ≤ 5%。

  • 接地电阻:接地系统电阻 ≤ 4Ω。

  • 红外热成像:建议每年夏季至少一次全面排查。

结语

光伏组件维护是一套系统化、标准化、数据化的流程:预防优先、标准与灵活结合、长期留痕与趋势预警。坚持执行上述标准,方能在组件全生命周期内维持高效率与高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