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规划推动光伏治沙:迈步智能运维助力“三北”工程高质量发展
2025/09/16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修编后的《“三北”工程总体规划》,指导各地区保持战略定力,持续推动“三北”工程高质量发展。规划明确,工程建设范围覆盖13个省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广阔区域,分为东部丘陵平原区、北部风沙区、黄土高原区、西北荒漠区四个屏障建设一级区和30个二级区。

北部风沙区与西北荒漠区光伏治沙布局

北部风沙区包括河北、山西、内蒙古等8省,重点治理呼伦贝尔、锡林郭勒、鄂尔多斯沙地及坝上、阴山北麓等区域。主要任务是防沙治沙标志性攻坚,强化草原保护、退化草原修复及湿地保护,同时积极推进光伏治沙和绿色能源发展。

西北荒漠区覆盖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地,涉及祁连山、天山、塔克拉玛干沙漠等地。该区域防护重点包括沙漠边缘治理、绿廊建设、林草带和林网改造,以及重要河湖湿地和冰川保护。光伏治沙被作为生态治理与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手段,引导区域特色林果、优质牧草和沙产业发展。

光伏治沙:绿色能源与生态治理双重效益

光伏治沙模式通过“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桩基固沙”,将光伏发电与荒漠治理、节水农业结合,显著降低地表温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并减弱风速,保护沙土不流失。迈步智能运维系统在此模式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远程监控、数据分析和智能巡检,实现光伏板高效运行和沙地植被灌溉管理,形成“光伏+农业+养殖”生态循环。

光伏治沙项目密集开工与并网

近一月内,多地光伏治沙项目陆续开工和并网:

  • 新疆阿克苏5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开工,涵盖工程固沙及储能设施,由中建六局等单位承建。

  • 石玛兵地融合5GW光伏防沙治沙项目一期1.72GW光伏成功并网。

  • 新疆和田民丰100万千瓦光伏治沙工程首根桩基浇筑完成,占地1460万平方米,交流侧装机容量1000MW。

  • 内蒙古达拉特旗50万千瓦光伏防沙治沙项目成功并网,区域风速降低40%,沙尘迁移量减少65%。

  • 华能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44万千瓦光伏项目升压站带电成功,总装机容量440MW,生态治理面积5.28万亩。

政策利好推动光伏治沙

国务院及国家能源局、林草局等部门连续发布政策和规划,明确光伏治沙建设规范和发展目标。《三北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光伏治沙规划(2025—2030年)》提出,到2030年新增光伏装机2.53亿千瓦,治理沙化土地1010万亩,为光伏治沙提供政策保障。

迈步智能运维:助力光伏治沙高效管理

迈步智能运维平台在沙漠光伏项目中应用,通过远程监控组件运行状态、自动预警异常数据,并结合无人机巡检,实现光伏板的高效运维管理。同时,智能灌溉系统将清洗光伏板用水回收,用于板下作物灌溉,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确保“光伏+农业+养殖”模式的高效落地。

中国光伏治沙的战略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受影响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沙漠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建设光伏电站潜力巨大。通过光伏治沙,不仅实现绿色能源生产,还改善生态环境,提高防沙治沙综合效益。例如,库布齐沙漠光伏长城已建成光伏装机1002万千瓦,实现光伏治沙70万亩;腾格里沙漠基地植被覆盖率从不足5%提升至25%;塔克拉玛干沙漠光伏基地单日发电量达4.8亿度。

迈步智能运维的应用,使光伏治沙项目不仅在发电效率上实现保障,也为生态修复和沙漠治理提供了智能化解决方案,为“三北”工程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