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郑栅洁:加快西北风光基地建设,力争“十五五”建成100个国家级...
2025/10/27

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并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简称“十五五规划建议”)。10月24日,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和解读全会精神。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任务,要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牵引,加快推进四大关键举措。

一、构建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

郑栅洁强调,《建议》提出全面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逐步替代传统能耗双控体系。这一制度将成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指挥棒”,具体包括:

  • 地方碳考核

  • 行业碳管控

  • 企业碳管理

  • 项目碳评价

  • 产品碳足迹管理

通过覆盖各类主体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全链条绿色发展闭环。

二、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能源转型是全面绿色发展的“牛鼻子”。郑栅洁表示,到“十五五”末,新增用电需求将主要依靠新增清洁能源发电满足,核心任务包括三方面:

  1. 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快西北风电光伏、西南水电、海上风电、沿海核电等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同时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新能源。

  2. 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动煤电从基础保障性电源向支撑调节性电源转型,提高效率、降低排放。

  3. 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确保绿电能够“发得出、电网接得住、终端用得好”,实现新能源与电网的高效匹配。

三、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

产业绿色化是提升经济质量的关键。郑栅洁提出,“加减法”策略:

  • 加法: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目前我国绿色低碳产业规模约11万亿元,未来五年有望翻番。规划期内,力争建成约100个国家级零碳园区,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 减法:推进重点行业节能降碳。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等行业将深入实施节能专项行动,力争实现节能量1.5亿吨标准煤以上,可减少约4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四、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是实现碳中和的根本路径:

  • 生产端:推广清洁生产、设备更新、循环经济,提升大宗固废利用率,推动建筑和市政设施节能改造,提高铁路、水路运输比例。

  • 生活端:倡导节粮、节水、节电、垃圾分类,推广绿色低碳产品和生活方式,打造绿色生活社区。

郑栅洁强调,通过“四轮驱动”,我国将在“十五五”期间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新突破,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