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管网:以“人工智能+”赋能能源体系重构,打造智能能源新格局
2025/11/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并“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这一战略方向正引领中国能源产业迎来新一轮智能化革命。国务院、国家发改委与国家能源局相继发布政策文件,推动人工智能与能源系统的深度融合。

作为能源领域的“国家队”,国家管网集团正在积极探索AI技术在油气、电力、氢能等基础设施中的应用实践,为“人工智能+能源”融合落地提供示范样本。

AI+能源:从“单向赋能”到“双向融合”

当下,能源革命与科技革命正在加速交汇。AI不仅依赖于能源供应,更反向驱动能源体系的智能化升级。全球数据中心用电量已占总耗电量的约2%,未来AI行业能耗可能提升至3.5%。这意味着,AI的发展正推动能源行业重塑供能结构。

同时,AI强大的预测与优化能力,正帮助能源企业破解“风光发电波动大、系统协同效率低”等难题,从而实现供能的安全、稳定与高效。

国家管网的AI探索:让能源系统更“聪明”

精准预测:通过AI算法实时预测油气管网和电网负荷变化,提高能源供需匹配精度,为可再生能源并网提供科学支撑。

智能调度:依托先进模型优化电力输送与氢氨醇储能转换,实现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双优化。

数字运维:借助数字孪生技术与大模型平台,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监控与故障预警,大幅提升运行安全性与效率。

从场景突破到体系重构:AI推动能源基础设施升级

国家管网集团以实际场景为驱动,从3800个核心业务环节中筛选出300个高价值AI应用场景,涵盖长输管道调度、设备监测、全国资源配置等关键环节,显著提升运营效率与安全性。

例如,在智能调控领域,引入AI仿真优化系统后,生产计划生成时间由4小时缩短至分钟级;在全国天然气供销预测中,模型预测准确率稳定在96%以上,助力“全国一张网”高效运行。

构建智能底座:打造能源领域的AI基础设施

为保障AI应用的持续落地,国家管网集团正同步建设四大核心平台——算力平台、大模型平台、智能体平台与知识平台,全面支持智能能源体系的自主可控与国产化部署。

这些平台不仅支撑了能源AI模型的训练与运行,也让“人工智能+能源”真正从概念走向体系化实践。

迈向智能经济:重新定义能源企业的未来

人工智能正重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国家管网集团正推动“制程、IT、数据、大模型”的融合创新,通过AI让能源企业从“经验驱动”迈向“数智驱动”。

未来,国家管网将以AI为纽带,整合能源网络、算力网络与通信网络,实现从传统能源运营商向新型能源基础设施服务商的战略转型,为中国能源产业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智能新生态。

结语:从“人工智能+”到“能源智能化”,国家管网集团正以实际行动回答时代命题——让科技创新成为能源体系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