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36亿千瓦”征程:智慧运营因地制宜 驱动资产高效增值
2025/11/04

2025年10月28日,由江西省水力和新能源发电工程学会主办的“2025学术年会暨赣鄱科创荟——数智场站技术发展论坛”在南昌召开。协合运维董事、副总经理朱永峰在“新能源智慧运维论坛”上表示,面对新能源“36亿千瓦”装机目标,全国各省资源与发展条件差异显著,智慧运营必须因地制宜、量体裁衣,才能真正实现资产增值与价值提升。

01 全国新能源进入“36亿千瓦”新阶段

根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到2035年,全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预计将达到36亿千瓦。各地区受资源禀赋、能源结构及政策环境的影响,新能源发展的速度与模式存在明显差异。

以江西为例,作为电力输入省份,其供电保障压力较大。受“双碳”约束,火电发展受限,新增电力需求主要依靠新能源满足。然而,江西“风资源不足、光伏用地受限、水面空间有限”,光伏尤其是分布式光伏成为增长主力。预测到2035年,江西新能源装机将达8000万千瓦以上,其中分布式能源占比过半。

在高渗透率新能源体系下,储能配置、分布式与集中式电源协同、虚拟电厂建设将成为核心方向。

02 智慧运营:让新能源资产“可视、可控、可增值”

新能源资产形态日益复杂,从集中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到储能、电力交易与虚拟电厂,多元业务场景对运维效率与收益优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智慧运营成为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关键。

分布式资产的精细化管控

针对分布式“电站多、小、散、管控难”等痛点,协合运维通过PowerSolar分布式资产运营平台构建智能化闭环管控体系:

  • 线上端实现运维闭环,智慧监盘精准识别损失,智能派单提升问题响应效率;

  • 线下端依托区域化共享机制,打造“半小时”运维圈,实现检修资源高效调度;

  • 全面提升发电效率与电能价值,实现“降损增效”的目标。

电力交易的智能决策

面对电价波动与市场不确定性,协合运维依托聆风数智产品矩阵与SISI AI大模型,构建智能交易体系,实现从预测、申报到复盘的全流程数字化,助力用户在电力市场中实现风险可控、收益可量化。

储能运营的收益优化

储能收益取决于设备性能与市场策略。协合运维提供“诊断医生 + 工装 + 智储交易”的一体化智慧运营方案,通过“硬件维护+软件优化+数据赋能”,提升储能设备安全性与收益率。基于聆风智储管理平台,实现源侧与网侧储能收益最大化。

虚拟电厂的市场化盈利

协合运维的聆风虚拟电厂运营平台融合云计算、人工智能与ICT技术,对区域内可再生资源、储能及可调负荷进行聚合与动态调度,实现源荷双侧实时匹配与市场化收益优化:

  • 算法驱动优化调度,降低整体用电成本;

  • 智能需求响应,削峰填谷获取套利空间;

  • 量化交易赋能,实现报价自动化与风险最优配置。

03 智慧运营:让新能源资产更“聪明”

在新能源资产快速扩张的时代,技术与管理的融合正成为产业竞争的关键。协合运维以“运维×交易×数字化”的综合能力体系,为新能源企业构建从资产管理到收益优化的全链路数智化解决方案。

未来,协合运维将继续以“用专业保障清洁能源资产的持续盈利能力”为使命,通过智慧化运营驱动新能源资产价值增长,助力中国能源体系高质量、智能化、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