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我国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突破4.93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44%,呈现爆发式增长。然而,光伏运维人才缺口巨大。据统计,光伏行业年均新增人才需求约15万人,但供给严重不足,使得智能运维工具从“可选”变成了“必选”。
普通运维人员招聘困难,高端技术人才竞争激烈。电站运维岗位约占行业总需求的40%,但实际供给远低于市场需求。偏远工作地点及轮班值守要求导致岗位吸引力不足,招聘难度持续居高不下。
此外,分布式光伏电站地理分散,设备运行状态和发电数据难以集中实时监控,传统运维模式依赖经验判断,运营成本高且效率低。政策调整也对运维团队提出更高要求,高薪招聘进一步加大运营成本,推动智能化、数字化光伏运维解决方案落地应用。
智能运维工具通过AI、IoT及数据分析技术放大专业人才价值,成为光伏运维不可或缺的助手:
领先企业构建“端-边-云”协同技术架构,终端实时采集发电设备运行数据,边缘侧完成数据清洗与故障初步分析,云端进行高级数据分析与运维策略优化。通过辐照强度、环境湿度、风速等多维数据建立设备运行状态模型,实现预测性维护,将传统被动维修转为主动干预。
国家能源集团青海海北公司通过远程监控、智能巡检和自动化控制,实现运维效率提升3倍,设备故障响应时间从4小时缩短至5分钟以内。智能巡检系统减少人工巡检负担,提高运维效率,为光伏电站高效运营提供保障。
简化操作流程:现代光伏智能运维工具将复杂运维任务专业化、简易化,例如一键诊断功能可在5分钟内完成多项核心检测任务。
数据驱动决策:SCADA系统生成高可视化数据报告,集中管理安装调试数据,为运维决策提供可靠支撑。
远程协作支持:运维人员可实时监控数千至上万块光伏板状态,实现远程运维,减少现场巡检频次,提升人力资源利用效率。
预防性维护正在替代传统纠正性维修模式,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测、从定期检修到按需维护、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的转变。AI算法分析历史数据,优化运维策略,提升光伏电站运维效率和经济收益。
智能光伏运维解决方案可实现实时监控与精准分析,优化电站运营策略,降低运维成本,提高整体发电效率。运维人员应主动掌握智能运维技能,以提升竞争力;电站管理者应充分利用智能运维工具,实现远程监控、数据驱动决策和高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