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气候治理进入关键十年的背景下,清洁能源的角色变得更加重要。随着《巴黎协定》目标的持续推进,人类社会正共同应对全球升温控制在1.5℃以内的挑战。然而,全球碳预算所剩无几,大气、土地、海洋系统的承载能力正接近极限。正如最新“行星边界”研究所警示,地球九大生命维系系统中已有六项超出安全临界。这一现实促使各国、各行业都必须重新审视发展模式,寻找更具系统性和协同性的解决方案。
光伏产业,作为实现能源低碳转型的核心技术,正步入“第二阶段”——一个超越单纯降本增效,更加注重生态系统和全产业链可持续性的时代。
“行星边界”概念为我们提供了清晰的发展红线与安全空间。当前,大自然承担了全球50%的碳吸收——包括森林、海洋、土壤和真菌等生态系统——而保护这些“碳汇”,需要能源产业彻底脱碳。光伏发电以其零排放、低环境负荷的优势,已成为全球能源结构重塑的关键。然而,仅靠发电端的清洁已不足以应对多维度的环境挑战,光伏行业正在主动融入更广泛的“地球系统思维”,从材料开发、制造过程到组件回收和废弃处理,实现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管理。
国际科学界已明确指出,未来的能源系统不仅要实现碳减排目标,更要保障水资源、土地利用和生物多样性的协调发展。作为清洁能源企业,我们将系统性创新作为战略重点,加速技术升级和应用落地。高效光伏组件、智能化储能系统,以及基于人工智能的能源管理平台,共同提升能源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同时,通过数字化手段加强电网互联互通,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奠定基础。
未来几十年,是全球迈向“气候安全着陆”和行星边界安全空间的关键期。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各行业、各地区的协同合作提供了行动框架。我们深知,仅依靠单一技术或单个企业无法实现根本性变革。因此,我们积极倡导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协作,推动供应链绿色转型和产能全球优化布局。通过与国际伙伴共建绿色产业园区、推进零碳工厂建设,全面提升光伏产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能力。
正如知名地球系统科学家罗克斯特伦所强调的:“加速”和“规模化”是引领全球进入可持续发展新时代的两大核心原则。我们将在“光伏+储能+智慧能源”领域不断突破,以规模化项目和系统性解决方案,加速清洁能源转型。围绕光伏全产业链和零碳综合能源服务,我们致力于打造“绿色能源共同体”,为全球能源低碳转型贡献更强有力的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