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近日,中国华电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江毅深入新疆区域开展调研,实地走访全国首个“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华电天山北麓戈壁能源基地,以及全国单体容量最大的电化学独立储能电站——华电喀什50万千瓦/200万千瓦时项目建设现场,慰问一线员工,并要求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成投产。
江毅指出,要牢牢把握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战略机遇,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华电新疆战略性清洁能源基地,全力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为“十五五”开局奠定坚实基础。
他强调,要坚决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推进天山北麓戈壁能源基地等重大项目如期建成投产,加大优质资源争取力度,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能源结构持续优化。
同时,要深入推进经营提质增效,深化电力现货市场研究,扎实开展经济运营价值提升专项行动,持续提升新能源利用小时与综合效益,增强企业盈利能力与价值创造能力。
江毅还强调,要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AI+能源”深度融合发展,打造智能化、数字化能源管理体系。
新疆天山北麓戈壁能源基地位于哈密三塘湖戈壁腹地,是我国“十四五”期间重点建设的疆电外送特高压第三通道——“疆电入渝”工程的配套电源项目。基地采用“风光火热储一体化”模式,实现新能源高比例外送,对优化全国电力资源配置、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据了解,今年6月,由华电集团与华润集团联合开发建设的新疆天山北麓戈壁能源基地首批两台100万千瓦煤电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我国首个“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机组正式投产发电。
该基地总投资达547亿元,电源总规模1420万千瓦,包括煤电400万千瓦、风电700万千瓦、光伏300万千瓦及光热20万千瓦,配套建设120万千瓦/480万千瓦时的电化学储能装置。
江毅此行重点调研的华电喀什50万千瓦/200万千瓦时独立储能项目,是国家“十四五”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创新采用“构网型储能+常规储能”双模式架构,核心技术基于先进的磷酸铁锂储能系统,配备智能能量管理系统与多级安全防护体系,确保储能系统高效、安全运行。
项目于7月19日正式并网运行,单次充放电容量可达200万千瓦时,每年可有效降低喀什地区约10%的弃光率,显著提升南疆电网调峰、调频及新能源消纳能力,为“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目前,华电新疆公司管控企业31家,总资产超1200亿元,运营电力装机容量达3212.8万千瓦,承担全疆电力供应与供热任务。其新能源装机容量占比不断提升,成为新疆地区“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
其中,华电新能新疆分公司现管控新能源企业23家,总装机711.05万千瓦,分布于哈密、吐鲁番、乌鲁木齐、阿勒泰等区域;华电苇湖梁新能源有限公司管理新能源装机258.75万千瓦,项目布局遍布阿克苏、库尔勒、昌吉等地,正积极打造区域性清洁能源示范基地。
特别是华电北疆乌鲁木齐100万千瓦风光基地项目,依托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构建“多能互补、协同调控”的能源系统,被列为华电集团首批国家新能源大基地百万千瓦级投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