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运维迎来智能化新格局:机器人与无人机全面上阵
2025/10/29

近日,光伏电站运维进入智能化新阶段。随着地面巡检机器人和空中无人机的广泛应用,传统依靠人工巡检和清洁的模式正逐步被取代。业内数据显示,智能运维工具不仅提升了效率,也大幅降低了电站管理成本和安全风险。

机器人:光伏板的“贴身管家”

在新疆库车的试点电站中,地面机器人每天可高效完成光伏板清洁和故障检测工作。据统计,其清洁效率可达到人工的 80倍,擦拭后的光伏板发电效率提升 15%

机器人配备旋转毛刷、高压喷水装置及多种传感器,能够在擦板同时扫描光伏板裂纹、接线松动等隐蔽问题。其适应性强,可在 10°以内坡度作业,并具备耐高温、防沙尘能力。在新疆哈密沙尘暴后的电站,机器人仅用 4小时 即可完成全场清洁,人工几乎无法作业。

无人机:光伏电站的“空中侦察兵”

无人机在大面积巡检和热斑检测中显示出明显优势。湖北大新的光储电站数据显示,无人机单次飞行可覆盖 2000亩光伏板,巡检时间从人工的 75分钟缩短至19分钟,效率提升近 4 倍。

配备热成像镜头的无人机可精准发现 ±2℃ 温差的光伏板热斑,检出率比人工高 3-5倍。此外,无人机能够穿越高海拔、山地和沙漠等复杂地形,保障极端环境下的电站巡检不受影响。

异同对比:机器人与无人机各有所长

业内专家指出,机器人和无人机并非互相替代,而是互补协作

  • 相同点:都能减少人工劳动强度,提高巡检和检测效率,实现智能化数据分析,并降低电站运营成本。

  • 不同点:机器人适合精细化地面作业,发现微小故障;无人机适合大范围巡检和热斑定位。

空地协同:智能运维的新趋势

以新疆哈密电站为例,先由无人机进行全站巡检,通过热成像定位温度异常区域,再派机器人进行精细清洁和近距离检测。过去处理一个热斑需要 24小时,如今只需 3小时 即可完成,每年可增加发电量 100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800吨

专家表示:“未来光伏电站运维将普遍采用无人机与机器人协同作业,实现高效、安全、智能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