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加速基础:推动清洁能源转型
2025/03/20

在全球迈向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速清洁能源转型,奠定了实现“双碳”目标的坚实基础。通过系统性改革与产业协同,中国正重塑能源体系,为全球能源结构调整和气候治理注入中国动力。

一、中国清洁能源发展的战略跃升

三年前,中国发布《可再生能源“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确立了雄心勃勃的能源转型目标。当时,国内外市场已形成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基础,中国制造在降低成本、提升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已实现与化石能源的平价竞争。

进入2023年,中国清洁能源发展提速超出预期。尽管当初设定光伏年新增装机100吉瓦被认为过于激进,但截至2023年10月底,新增装机量已达142.5吉瓦,累计装机容量逼近540吉瓦,人均装机容量达到0.4千瓦。

这标志着两个重大趋势:

中国极有可能提前五年完成2030年太阳能和风电装机容量12亿千瓦的目标,碳达峰指日可待,减排步伐有望持续加速。

光伏发电凭借高效、低成本优势,已成为加速能源转型最具竞争力的路径。未来清洁能源部署的成败,将取决于全球产业链的开放合作与互信共建。

二、政策引导与系统性改革并举

2022年5月3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一揽子系统性改革举措,旨在为清洁能源转型注入制度保障与政策动能。

重点举措包括:

农村新能源合作社

推动分布式风能和屋顶光伏在农村地区大规模应用,借助合作社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打造粮食和能源“双供应地”。

绿色园区与建筑节能

在工业园区推广绿色微电网与分布式能源系统,全面推进建筑光伏发电。到2025年,所有新建公共建筑光伏覆盖率将达到50%。

绿色电力交易体系

启动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完善绿色电力证书和碳排放交易机制,推动绿色产品和服务供需对接。

智能配电网与直流系统

升级配电网智能化水平,提升分布式能源消纳能力,探索基于可再生能源的直流配电系统。

绿色审批与融资机制

推出“绿色快速审批系统”,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加大绿色信贷和债券支持力度,允许银行贷款抵扣未支付的可再生能源补贴,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三、中国引领全球清洁能源供需重塑

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为数不多能够以可再生能源满足新增电力需求的主要国家之一。国际能源署指出,为实现全球2050年净零排放,2022年至2030年间光伏发电需保持年均25%的增长。中国当前的装机增速,正与这一情景预测高度契合。

凭借制造、技术、资本、政策的全链条协同,中国正在重塑全球清洁能源产业格局,并通过绿色金融、标准制定、信息透明等措施,引领全球能源转型进入加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