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中国经济迎来良好开局,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18758亿元,同比增长5.4%。在这一亮眼成绩背后,能源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支柱,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能源央企纷纷加快有效投资步伐,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积极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以高质量发展引领经济实现“开门稳”。
国家电网一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900亿元,同比增长近三成,创下历史同期最高纪录。公司不断优化新能源并网条件,实现风电、光伏装机容量新增5380万千瓦,同比增长19.1%。
绿电交易方面,国家电网实现省间交易电量超3500亿千瓦时,华北区域跨省绿电交易达29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华东区域达38.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83%。
南方电网区域用电总量达38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兴行业用电表现强劲,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三新”行业用电增幅均超过30%。
绿证绿电交易规模同比大幅增长至1289亿千瓦时,交易总量超过前两年之和,单独绿证交易规模占全国75%,跨省交易占比高达81%。
中国华能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进展,陇东能源基地调峰煤电机组顺利并网,CCUS项目进入调试阶段。
在西双版纳州,华能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百万千瓦,占当地新增新能源总量的93.75%。水电方面,华能硬梁包水电站三台机组累计发电4.4亿千瓦时,标志着高原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大型水电建设取得重要经验。
中国大唐一季度大中型基建投资同比增长17.08%,扎拉水电站、压缩空气储能项目等技术装备建设进展顺利,多个新能源项目建设提速。
清洁煤电项目建设进入高峰期,多个百万千瓦级机组项目如郓城电厂、株洲扩容项目施工稳步推进,进一步夯实能源保供“压舱石”。
中国华电一季度加快推进水电、海上光伏、风电等重点项目,金上三大水电站建设节奏加快,多个风光储项目实现节点突破,为全年发展夯实基础。
国家电投新能源增发电量3700万千瓦时,山东半岛南风电基地单季发电首次突破10亿千瓦时。在湖南,322万千瓦新能源场站全部接入智能运维平台,提升运营效率。
火电保供指标同比趋优,运营态势稳中向好。
中国三峡一季度发电量达100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重点项目如巩义抽蓄、天台抽蓄、库布其风电、若羌煤电等按计划推进,海外项目亦稳步交付。
点评:中国能源央企在2025年首季以全面提速的投资建设、不断优化的绿色供给、和持续增强的保供能力,为全国经济运行注入强大动能。随着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不断深化,能源行业将继续发挥战略支撑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